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2017年农药行业十大关键词梳理总结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8-1-10 9:28:00
    

    2017年十大总结出来的十大关键词,与其说是关键词,不如说是见证我们农药行业过去一年经历的一个又一个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但见证了过去一年行业的起伏跌宕,也见证了我们农资人过去一年奋斗的历程。

2017年农药行业十大关键词梳理总结

    我们为2017年进行梳理,并用十大关键词为过去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关键词一:新《农药管理条例》出台

    先来个政策吧!

    政策的出台往往会搅动整个行业,2017年,新《农药管理条例》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对产品登记、生产、销售、追溯等环节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四点对行业来讲影响比较大。一是管理权集中,农药生产管理职责统一规划到农业部门;二是高风险农药被召回;三是取消农药临时登记;第四严格控制隐形成分添加。

    在行业内,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国外产品刚一到期,国内企业就蜂拥而上申请登记,这是多年来的惯例,噻虫嗪、吡唑醚菌酯等都是鲜活的案例。这些导致中国农药产品95%以上都是同质化。新《农药管理条例》的出台可以减少重复无效产品的大量涌入,这也将是今后监管的一个重点。

    如今,已经实施半年的新《农药管理条例》对行业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农药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两多两少”---登记产品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各类企业多,具有国际影响的企业少等问题逐渐得到解决,行业也正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二:农药涨价

    今年,农药行业最大的波动莫过于农药涨价。

    打开微信,铺天盖地就是农药涨、涨、涨,无货等信息,难怪年底期间农药几个主流产品几乎是一周一个价,部分产品甚至上涨100%,原药普涨40%左右。

    从企业报表中来看,辉丰、江山、红太阳等农药大鳄净利润都大幅上升,盈利能力逐渐增强。在持续两年的低迷期后,负重前行的农药大企终于迎来回暖迹象。与此同时,不堪重负的制剂企业也在悄悄提价,有的直接涨30%以上。

    其实,涨价这个词, 已经贯穿了2017年整个一年了。应该说,最糟心的是涨价来了,最开心的也是涨价来了。

    有人说这次涨价,行业终于迎来了春天,对原药企业来讲,终于迎来了春天。制剂企业虽然一忍再忍,但终于没忍住,已经开始涨价。

    在这轮涨价潮中,最难过的应该是经销商了,对他们来讲,本钱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小,进货价格涨了,竞争仍在,夹缝中生存的他们日子不好过。

    如今,涨价已经成为事实,需求端虽然尚未波及,但不久的将来,终端用户一定是要为这轮涨价买单。

    值得提醒的是,涨价以来,有些企业借机炒作,催着自己客户订货,弄得人心惶惶,其实,企业与经销商本是利益相共,如果借涨价施压,只是短期行为,失去信任的企业未来再建渠道就更难了。

    总之,这次涨价,是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经阶段,也是企业优化升级的一个契机。目前,涨价也只是处在上游阶段,终端用户还没有明显感觉得到。这个时候,企业不应只盯价格,而是沉下心来在改善、提升或创新产品、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岂不是更高明的做法?

    关键词三: 二维码改革

    新《农药管理条例》中,二维码改革对行业震动挺大,所以单列出来也说一说。

    实际上,农药二维码和以前产品的二维码有所不同,以前产品的二维码是宣传广告码,一扫就是公众号关注等信息。现在国家要求一物一码,任何一瓶农药都可以扫出来唯一的 “身份证号”,能找到产品的出厂信息,这样才能保证老百姓施药过程的安全。即使农药出了问题,也能找到责任人。同时一物一码能最大限度地避开农药造假的问题,能够规范市场,淘汰一部分生产不正规的企业,对于正规企业来说是利好的。

    对企业来讲,通过扫码,可以从后台数据库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也能间接做到防治窜货的控制,同时这也便于企业进行大数据的采集,给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2018年1月1日,农药二维码追溯系统正式实施,农药生产企业必须为自己生产的农药贴上标签销售,但目前的情况是,农药二维码生产厂家杂乱,对中小企业来讲,如何尽快选择一家二维码企业有点头疼。

    其实二维码的创建需要软硬件配合,也在于评估企业规模。如果企业本身信息化自建完善,像广西田园、诺普信等大企业,在软件上,这些企业一般会选择自建,硬件上选择市面上合作伙伴购进二维码设备。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讲,需要根据自身规模而定。

    二维码改革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分水岭,会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加速了行业的净化和淘汰力度,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四:转型焦虑

    今年,持续低迷的行情、业绩的惨淡与尴尬、传统增长方式的“天花板”正在倒逼农资企业的转型。但转型过程中,很多人往往跑偏,走上了转型的死胡同,迷茫徘徊。

    南昌植保会的时候,人多的超乎想象,针对这个情况,刘春雄老师给予了非常贴切的解释, “什么时候会议论坛火爆,都是转型过渡期,有焦虑感。” 因为整个行业不仅是处在一个转型过渡期,还处在一个深度的焦虑期。

    其实,纵观当下农资,焦虑是无心的,也是必然的,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获得极大的信息,然而信息越多,真相就越远,对真相的恐惧就越多。

    尤其是在转型被大家频频提起的当下,谁都想找一个好的捷径尽快从困境中解脱,为此,有人另辟蹊径,有人复制标杆,一阵乱拳相交,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做得好的依然做得好,做得不好的仍在盲目寻找。

    采访中,美立方智业沈祥丰老师告诉记者,现在所说的转型,大部分是朝着标杆企业看齐,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有的时候甚至会成为企业的灾难。所以,农资转型,不能简单地复制别人的成功。我们对标杆企业的关注,更多的是思考、学习与借鉴,绝非简单复制,正如京剧大师梅兰芳所言,“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所谓思考,是探究标杆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所谓学习,是提炼标杆企业成功的主要套路与核心动作;所谓借鉴,就是融合企业的实际,找到差距,明晰优化的方向,具体优化的措施。

    总之,成功是少数人的狂欢,复制是复制者的默哀。企业转型的路没有简单复制的捷径。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浮躁。回归原点,回归基本面,打造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的位置才是成为大部分农资企业的选择。

    关键词五:新农人时代

    新农人到底是群什么人?

    这部分群体兴起于2014年,一般是指那些大学毕业后,返乡务农的年轻人。新农人不是去旧化,而是植根于传统农业,保留老农民的优秀经验,运用新理念、新办法去经营农业,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的。

    尤其是,在“谁来种地”成为严峻社会问题的当今中国,“新农人”或许可以堪此重任。

    对于新农人,我们行业里边也有很多案例,黑龙江的丁前瞻,东北无常邹世忠,安徽的徐平就是很好的案例。总结起来,他们有这几个特征:

    一是善于利用政策,新农人必须一定敏感性,能及时了解政策及其变动,以用好政策,助力自身的发展。

    二是脚踏实地。农业是一个集经验、技术、实践于一体的工作,你想做出点成效来,就得多去田里看看,多向技术人员请教。现在社会上很多新农人喜欢打着做农业的幌子,不懂技术,没有经验,靠拍脑袋打天下,这是不可取的。

    三是必须掌握有一定的农技。种植技术、管理技术都要成为新农人的必修课。否则没有竞争力,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销路更不用提。

    四是建立联盟。单兵作战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建立联盟才能够让自己变得强大。

    五是以市场为中心。作为新农人一定要先回归,回归到经营的本质,一切以市场为中心,实现从资源优势到价值优势。

    目前,随着一大批新农人的崛起,必然会有很多跟风者,这里,需要提醒,农业虽然被看成是金矿,但也不是所有人凭着年轻和闯劲就会干出一番天地的。

    关键词六:兼并重组升温

    农业部在《关于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兼并重组一批中小农药生产企业,退出一批弱小农药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大型农药企业集团,提升农药企业竞争力。

    可见,国家政策也在鼓励农药生产的集中化和规模化。尤其是,面对今年的原药价格变动,多数的散乱小企业或将面临生死抉择。传统制造业中,尤其是化工行业中,没有小而美。小企业要想继续走下去,必须建立竞争优势、模式或技术,实现先强后大。而要想形成百年老店或者世界性的农药品牌,国内农药企业或许应转变“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寻求企业间的合作,乃至兼并重组,从而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未来,兼并重组一定是方向,因为产业在集中,兼并重组会带来高效。如果没有兼并重组,我们都可能要从零开始。况且兼并重组一定是两者有能力的,互相补短板。只有这样,这个产业才能真正地做到成熟。行业的成熟,靠的是集中,目前,在兼并的过程中,大家开始对资本重视和尊重,联合起来相互借力,一起积累资本。

    未来,伴随着环保趋严、安全检查的常态化,一定是行业龙头企业占据更多的市场主导权,对部分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长期无法正常开工,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将成他们最后的选择,行业也将朝向大而强的趋势发展。

    关键词七:农产品品牌化

    2017年,农产品价格下降厉害,产品滞销的消息此起彼伏,农产品走品牌化的路线迫在眉睫。

    当今,中国已经步入了品牌农业的新时代。但纵观我们行业的农产品品牌,是少之又少,在我们今年推出了一百位作物大王当中,有自己的品牌的很少。也许有人说,打造一个品牌很难,不如单一服务农户容易操作。笔者想说的是,你不塑造品牌,客户怎么认识你,选择你?你的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怎么有所区别?

    目前,大部分农产品还没有形成强势品牌,大量的品牌资源没有很好的利用,也说明了目前是企业品牌占位的黄金时期。

    对广大农资人来讲,比较好操作的就是打造地域品牌,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地域品牌是还没有嫁出去的姑娘,谁能娶回家就是谁的。从我们杂志社评选出来的作物大王中,“丹霞谢柚”、东北“参博士”、“农潮田心”火龙果等都在区域打造出了品牌,得到客户的一直好评。

    打造好品牌后,就要赋予品牌价值,塑造品牌灵魂,一定要有故事、有态度、有温度、有情怀,直击人性的品牌态度和价值主张。同时,让你产品的广告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否则的话,产品是没有机会的,品牌就无从说起。

    不过,目前品牌化虽是趋势,高端市场容量也越来越大,但真正好的品牌非常少,很多企业浑水摸鱼,简单复制,宣传和实际操作大相径庭。只有一不少部分人在真正做品牌化,这些人做得很慢很稳,这些人才是我们行业需要的,才是树立品牌的中流砥柱。

    关键词八:互联网+

    “互联网+农业”是个近10万亿元规模的市场,谁都想啃。

    目前已经有诸多公司进入并从不同的角度参与,马云的农村淘宝,京东的生鲜电商等,就我们行业而言,农一网、大丰收、小农人、丰信农业等都是互联网+的最好的案例。

    尤其是马云的农村电商模式开启后,农产品原始的销售方式被彻底改变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因为互联网让农产品走的更远,让农民赚的更多了。

    但是,很多人对农业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不太明白,实际上,相比于传统种植方式,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明显。它可以替代大量人力获取精确的作物环境和作物信息,并进行生产设备的控制。平台上的专家系统还可以对作物的病虫害、长势等进行科学诊断与决策辅助,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作物质量。

    而对于农业产业,互联网可以连接农户和农产品经销商。经销商可以通过平台上的生产大数据了解各地农产品生产情况和产品质量,尽快制定收购计划。农户也可以通过网络预先选择合适的经销商,并确定下一季度的种植计划。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问题,不单是线上销售农资、农产品,更多的是和线下结合,提供更为立体的农技服务。山西中农乐杨良杰,目前借助新的APP平台,通过技术帮助农户增产增收,通过平台帮助农户扩展销售渠道,深得果区老百姓的认可。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农业借助互联网还是有一些弊端,比如方案太多,成本太高,无法真正在农户中规模化推广应用,基层缺乏专业从事信息化的技术服务人员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时间内逐渐培养。

    可以预见,随着大家逐渐进入互联网领域,未来行业将会更加集中化,企业甚至进入一枝独秀的局面。但目前互联网更多的是停留在农产品销售方面,面向高端农场或是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的农户,这类用户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对技术和渠道要求较高,所以,未来,推广互联网仍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九:聚焦,聚焦!

    聚焦的话题这两年经久不衰,谁都知道聚焦是趋势,但能真正践行的少之又少。

    先说聚焦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让农资经营者把主要精力花在一种或者几种作物上,想想这两年,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葡萄、草莓、西瓜、柑橘、苹果、花生、枸杞等这些高附加值的作物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越来越多的专注某一作物解决方案受到农户欢迎。为此,一些企业成为这个作物领域的专家,甚至垄断这一作物,这些企业的目的很简单,集中优势兵力,聚焦目标市场,突破的可能性才大。

    目前,农户的需求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需求,更多的是对商家提供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的需求。相比没有特色的传统经销商,他们更倾向于信赖主攻某一作物领域的经销商。引用一企业负责人的话就是,聚焦才能专注,专注方显专业,专业的才是强大的,也更值得信赖

    面对越来越多聚焦作物的企业,无论是北农华聚焦葡萄,台州农资聚焦西瓜,还是东成盛世聚焦马铃薯,还有杂志社评选出来的100多位作物大王,他们对作物的聚焦和关注已经产生了价值,引起广泛关注。

    除了聚焦作物,还有聚焦产品,在过去一年中,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砍掉产品,聚焦核心产品。这一方面,绿业元是个很好的例子。据悉,目前绿业元总销售额超10亿,仅芸保单品就超7亿。除此之外,很多企业也开始关注产品的细分领域,杀线虫剂、细菌性领域、生物农药等,在这些领域,他们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农户不可替代的选择。

    关键词十:“黑马”崛起

    过去一年,“黑马”企业的崛起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他们为转型期的迷茫的企业做了很好的表率。

    清源连冠是个典型的例子,也是这两年杀出来的典型的黑马。清源连冠只做除草剂,而且只做水稻、小麦、玉米、非选择性除草剂等少数几个大品类,平均每个单品都在1000万以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不赊销不退货。总共员工200人,研发人员占到一半,一次发布会上,清源连冠一次性发布了四个专利化合物,实力可见。我想清源连冠的成功,用他们企业总经理庄润青的话就是,从来不去追求盛大的仪式,而是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

    另外一个典型的黑马是明德立达,成立6年,连续五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17年以超过2.3亿的销售额实现了年增长率44%,这样的成绩为2017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还有一个来自西北的企业——康禾立丰,这个已经黑马了好多年了,目前已经在西北大地上纵横驰骋。过去一年,在行业整体形式不好的情况下,康禾立丰并未受多大影响,一方面在于公司定位“沉下去、连立功、抓指标、提质量”的12字指标;另一方面推行国家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的政策,加大对植物源生物农药的不断研发和推广。康禾立丰抓住这两点,坚持在生物农药领域探索,取得的不俗的成绩。

    当然,行业内黑马企业很多,每个企业也都有每个企业的特点,农药版将在2018年上半年推出行业黑马系列企业,敬请关注!

    总而言之,回忆是为了更好的前进,除了笔者总结的这十大关键词,2017年被人深深记住的还有很多,我想不管是哪一个事件让你记忆犹新,都应该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因为凡是过往,皆是序曲。未来,农资行业注定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一切都将充满挑战,一切也将被重新定义,作为农资人,我们已经整理好行囊,准备重新出发!

相关阅读
九江召开全国农药经营管理工作座谈会
石家庄: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苏云金杆菌厂家注意!解旋酶RecG可助力抗紫外线Bt菌株开发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