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看2011-2012中国农资账本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2012-1-11
    

  在2012年的第一周,我们回望2011年,农资圈里面要说的事真的很多,但我们却不想翻来覆去地盘点。只想再去探访一下那些曾让我们倍感深刻的感悟,那些让我们无奈的价格迷局,那些纠结着政府与企业的政策导向,那些让我们看到收获的营销模型,以及那些对新年的希望。

  这一年,淡储依然成为大流通商过冬的手段,尽管仍然需要谨慎;关税和窗口期成为拖动市场行情的杠杆,厂商已经开始习惯国家关闭资源外流的大门;尽管渠道下沉没有对化肥大流通造成绝对的影响,但这个趋势已经让流通企业开始更新传统的营销模型。

  这一年,氮肥企业终于改变了一成不变的分子式,新型氮肥眼花缭乱地出现在市场中;于是肥化并举将成为2012年氮肥企业的目标,氮肥企业开始进入化肥农化终端的争夺战;出口关税政策依然是企业最关心的话题,其风头甚至劲过了产能过剩。

  这一年,尽管成本的压力让市场行情产生了波动,但磷复肥企业占据矿产资源努力依然执着;市场已经模糊了淡旺季的分界线,关税政策更是阻碍了资源出口的念想,但企业也开始习惯市场的变化;随着行业整合的力度加大,以及刚性需求的增加,磷复肥产业正在成熟和健康的发展。

  这一年,农化服务已经开始常态化出现在农资企业的营销会上;农化培训增值服务已经成为圈定客户的重要手段;农化服务愈加专业化、营销人员愈加专家化;尽管增加了企业的投入,但稳定了客户群,增加了品牌知名度,从另一个方面说,还提升了农民的耕作技能,这也算是农资圈中得公益事业吧。

  这一年,政策导向、产品创新、试验示范、农化服务成为新型肥料行业竞争的关键点;由于产品有创新性,而且能搭上绿色环保的顺风车,再加上客观的利润,新型肥料发展颇有风生水起的意味。至少将科技转换到田间地头,同时促进农化技术的推广,新型肥料功不可没。

  这一年,尽管世界的经济并不景气但人口依然在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提振了化肥的供应量;谨慎拿货减少库存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经销模式,但并不影响二铵、尿素产能的扩张;中国不但是价格洼地,其出口政策还是成为影响国际肥料价格的结点。

  从一个普通农资经销商、一个普通化肥生产企业、一个普通种地农民以及一群认真报道农资产业发展的《中国农资》媒体人那里,我们能体会到无数的中国农资人在这一年的辛苦与收获、悲伤与喜悦、反思与领悟,所有一切共同构成了2011年的中国农资的心灵账单和对2012年的展望。

  站上新起点

  2012年的大门已经打开,站在时光的门口,我们禁不住回首往昔,也自然会沉下心思索未来。

  已经过去的2011年,对于中国经济可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平稳度过“十二五”开局,中国经济依然让世界惊叹。这一年,中国迎来“入世十年”的光荣时刻,回望来路,清醒的中国人深知“入世十年”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生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十年沧桑,时移世易,中国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给世界各国带来诸多利益和实惠。

  “入世十年”也是中国化肥产业大发展的黄金十年,这是所有中国农资人的共同记忆。2006年12月11日,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开放化肥批发零售市场,这是继2004年中国的农药和农膜市场分销对外商投资企业开放后的再一次开放,农资行业开始步入完全市场化。

  入世十年的中国化肥产业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我国是世界化肥消费第一大国,化肥进口量最高时曾达世界化肥进口总量的30%左右。入世之初我国进口的化肥品种主要是钾肥、磷酸二铵和复合肥等。为保护国内市场,从1997年起,尿素基本不进口。反之,为保证国内市场,对出口化肥按淡旺季节征收了不同税率的出口税。化肥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尿素占氮肥的比重由2000年的57%上升到2010年的65%;磷肥占化肥的比重由2000年的21%上升到2010年的25.7%,其中高浓度磷复肥占磷肥比重由35.3%上升到82.3%;钾肥占化肥比重由2000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6%。十年来产品产量也有较大增长,氮肥由2000年的2398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521万吨;磷肥由2000年的663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701万吨;钾肥也由124万吨增加到397万吨。转眼十年,中国从化肥进口大国转身为最大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及进出口贸易大国。

  辉煌历史未必就会为中国农资产业铺平未来道路,农资行业面临的考验正在迎面而来。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压在化肥行业身上的最大的巨石,然而在“行业大整合”的浪潮中,新增产能继续攀升;化肥产业集中度总体偏低局面短期之内依然难以改观,这不仅严重影响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也使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化肥生产能源与资源供应的瓶颈依然难以打破,行业被动局面尚未彻底改观;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铁路运输负担大,成为行业老生常谈的难题;农资流通百舸争流,泥沙俱下,行业诚信、市场秩序依然不容乐观。如何化解行业前进道路上的层层寒冰,这需要企业与企业家的觉醒,更需要政府宏观调控与科学决策的力度不断加大。

  如果放远眼光,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到我国肥料工业所经历的发展浪潮。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三次新浪潮,使得我国肥料行业步入了理性发展阶段。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的肥料高浓度化,比较典型的代表高浓度尿素取代了低浓度碳铵。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肥料复混化,典型代表是磷肥、复合肥、磷酸二铵取代了普钙。第三次是始于2005年至今,新型肥料发展高潮,典型代表是商品有机肥、缓释/控释肥项目的建设和施用推广。

  迈进2012年的大门,虽然挑战迎面而来,我们依然看见行业发展的无限春光。2012,化肥产业站上新起点,立足长远,与时俱进,在新生与凋谢中,在开创与阵痛中,化肥产业正迎来新的变革。

相关阅读
农资赊销难回款?可他们却想到了解决方案!
合作社再迎利好,农业农村部发布相关补贴力度
农业发展思路出现重大转变,指明今后中国农业发展方向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