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直播水稻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分析 |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2020-5-21 9:43:00 |
以湖南、江西稻区的早稻、晚稻为代表,围绕直播水稻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展开,分析其痛点……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种植面积达4.5亿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第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以南方为主,而生产越来越向优势区域集中。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黑龙江水稻产区集中。南方稻区约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94%,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已占全国的65.7%,北方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的6%。 下面以湖南、江西稻区的早稻、晚稻为代表,围绕水直播稻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展开,分析其痛点。 湖南早稻封闭 这段时期水稻生长缓慢、萌发期长,主要由于当地天气不稳定、低温多雨、昼夜温差大。杂草以稗草、异型莎草为主,稗草基数大、抗性强、出草期长。农户封闭除草习惯良好,有二次封闭的意识。 痛点分析: (1)出草期长、基数大、多年生杂草封闭效果不佳,常规封闭药剂控草期短; (2)易错过最佳封闭用药时期,后期水层管理不到位; (3)阔叶类、莎草科出草时期较迟,受温度影响大,部分多年生杂草封不住,对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抗性上升。 湖南早稻苗后 此时水稻苗期进入分蘖期(苗后管理阶段)。这段时期天气变化大,阴雨多、光照少。另外,稗草生长快、种类多,稗草对部分药剂抗性强,除草效果下降,无封闭处理的稗草草龄大,增加了防除难度。 痛点分析: (1)稗草抗性强,包田大户易错过最佳用药时期,加上管理不及时,导致稗草易复发; (2)多种药剂混配、药量增加,加上天气影响,易发生药害。 江西早稻封闭 水稻萌发期长,生长缓慢。这段时期天气昼夜温差大、低温多雨。杂草以稗草、鸭舌草为主,稗草基数大且出草期长,莎草出草较慢。农户封闭习惯差,注重苗后除草,同时由于管理粗放,田间平整度差。 痛点分析: (1)受天气(阴雨、温差)影响易出药害; (2)催芽率低、田间平整度差,在低温多雨条件下对田间管理不到位; (3)包田大户多,但请人难、用工成本高; (4)常规封闭药剂效果差,农户过度依赖于苗后处理。 江西早稻苗后 水稻从苗期进入分蘖期(苗后管理阶段)。这段时期天气变化大,阴雨多、光照少。 稗草与鸭舌草混合发生,稗草种类多、抗性增加,稗草与水稻叶龄无位差。农户使用钓鱼杆施药,一桶水施药2亩以上。同时农户有药后回水并追肥的习惯,对田间用药量增加,但用水量不足。 痛点分析: (1)稗草抗性强,包田大户易错过最佳用药时期,加上管理不到位,稗草防除不彻底,易复发; (2)天气影响与人为操作不当等因素致使效果不佳; (3)多药剂混配、药量增加,加上天气影响,易出药害; (4)缺少技术指导,药剂搭配不合理,防效降低。 湖南/江西晚稻封闭 这段时期水稻萌芽快、生长速度快,气温高,台风、降雨天气多。播后2~3天稗草、千金子出土,5~7天阔叶类莎草科出土,10天左右杂草出土达到高峰期。此时正处于双抢时期,时间紧张,田块平整度差。包田大户多,飞防施药增多。 痛点分析: (1)双抢时期杂草出土速度快,封闭用药窗口期短; (2)晚稻用药时间集中,请不到人工,易错过最佳封闭施药时期; (3)田块平整度差、早稻秸秆回田、回水不到位、管理不及时等均会影响封闭效果。 湖南/江西晚稻苗后 这段时期水稻生长快速,由苗期进入分蘖期(苗后管理阶段)。天气湿度高,台风降雨多。播后2~3天稗草、千金子出土,5~7天阔叶类莎草科出土,10天左右杂草出土到高峰期。此时正处于双抢时期,时间紧张,田块平整度差。包田大户多,飞防施药增多。 痛点分析: (1)稗草、千金子生长速度快、基数大、抗性强、代谢快,气温高使药剂利用率低,防效下降; (2)多药剂混配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用药窗口期不精准; (3)强烈光照加上高温,使用药窗口期短,且易出药害,高温下积水易烧芽; (4)补救次数增加,导致用药成本增加。 |
![]() |
![]() |
相关阅读 |
宁夏青铜峡:农资产品质量实现零投诉 |
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发展,经销商这样转型才能赚钱! |
玉米价格下跌到底伤了谁 |
![]()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