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农药减量到底应该怎么做?这里有一个实例,您确定不来参考一下? |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2020-9-5 10:09:00 |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使用农药最多的作物,而目前水稻种植方式和相关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农药使用还欠缺科学化,对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也还远远不够,因此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面对存在的问题,只有从实际出发,减少农药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对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进而实现水稻产量的增加、品质的提高以及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长期以来,农药对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发生危害,保护农作物安全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农药在大量使用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水、土壤、空气等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过量、盲目地使用农药也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研究和探索农药减量使用问题,合理使用农药,控制面源污染,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一、农药减量使用的必要性 1. 环境保护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水、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逐渐增多,其中农药则是造成该类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和探索农药减量使用问题,合理使用农药,控制面源污染,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有效地保护环境,对促进我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由于农药的特性,如使用不当,极易造成产品污染,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不绝于耳,各地也发生过多起农产品农药超标案例,如2010年1月出现的“毒豇豆”事件,2010年4月出现的“毒韭菜”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特别是农产品食品安全的担忧,而农药减量使用能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 3. 病虫害防治对策的要求 过分追求和依赖剧毒农药,极易造成病虫的耐药性和抗药性的提高,不但造成杀虫效果不佳,而且会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治成本增加。这就要求生产者改变其对病虫的防治对策,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二、农药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1. 科学用药技术欠缺,使用农药方法不当。 我县水稻种植户文化程度大部分偏低,管理粗放,由此带来了防治效果差,盲目乱用、滥用化学农药的现象以及防治成本大幅上升等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农药品种选用不当,施药方法不正确。不分农药品种用药,不管防什么病,治什么虫,只按照自己的习惯,怎样方便怎样用,一成不变地使用一种用药方法;也不按病虫为害习性来施药,用药量随意增大,药害事故也不断发生。二是药剂选择不科学,用药剂量不标准。防治同一种病虫害,多种相同作用的农药一起使用,不根据防治对象、作物和施药时间对症用药,常常是连续多次用药,用药量激增,利用率低下。三是盲目施药,用药目的不明确。不按照病虫情况,不管有无病虫都施药,防效不佳时施药次数增多。四是故意加大用药浓度,对水量不足。不按照技术部门推荐的合理用量配置农药,认为浓度越大效果越好,造成浪费,甚至出现药害。五是随意施药,用药时间不准确。不按田间病虫草害发生的防治适期用药,而是根据自己的时间用药,因防治不适期,效果不好而不断增加防治次数,造成用药量倍增。 2. 经营单位多而散,人员素质低,经营行为难规范。 我县农药经营单位主体素质差,农民用药主要由农药经销商供应。经营单位和个人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多的农药经营人员“卖药不懂药、只卖赚钱多的”,不能针对防治需要而供药,更谈不上对农民进行科学、安全用药指导,从而导致农民用药不对路,防治效果差,加大了用药量。 三、解决对策 1. 应用先进施药机械,全面降低农药使用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效施药机械的应用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基础,也是减量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关键,通过改进施药技术和组织方式,推进科学用药与统防统治。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好药,科学添加喷雾增效助剂,促进农药减量增效。用新型高效植保机械,降低飘移损失,提高喷雾对靶性,提高农药利用率。通过发展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作业,解决一家一户打药时间不统一,造成迁飞性、流行性病虫来回迁飞蔓延危害带来的防治效果差的问题。水稻生长中后期,株叶茂盛,可选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高效宽幅远程机动喷雾器喷洒,这类喷雾器雾滴穿透性好,可直达植株中下部,对水稻纹枯病防控效果好,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另外,作业时采用较低的作业速度,小流量喷头,实行低容量喷洒,提高农药利用率。要大力支持研发和引进工作,积极示范应用低空无人植保施药技术。 2. 加强农民培训,培养科学用药观。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用药的技术水平。针对我县广大农民文化素质较差、科学观念和环保意识淡薄的现实,必须加强广大农村的科技培训工作,普及科学用药知识,指导农民对症用药,在关键期用药,避免用错药、错过最佳防治期用药。同时,还要大力培养农民的公众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大力推广和普及科技种田的知识。 3. 科学测报,适时对症施药。 加大病虫监测预警力度,通过病虫监测、数据共享、趋势会商、实地考察,确保水稻病虫草鼠预测预报信息准确,指导及时。综合考虑确定合理防治时间。根据害虫的习性、病害流行规律、水稻受害规律、有无兼治对象和药剂性能等,确定合理防治时间和使用农药类型。如防治二化螟,一般可在卵孵化盛期用药,但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卵期天敌,可选择在卵孵盛期后,二化螟侵入造成枯心或白穗前用药,这样与其他病虫发生时间接近,可以兼治。 4. 合理使用农药,减缓病虫害对农药的抗药性。 推荐农民使用环保剂型的农药,改乳油为水剂、水分散颗粒剂等。因为乳油中有二甲苯,苯本身就是有毒溶剂。 (1)合理用药 根据农药的作用机理,选择适宜的防治时期施用。 (2)暂停用药 对病虫已产生高抗性的药剂和具有交互抗性的药剂必须暂停使用。哈尔滨部分市县二化螟对杀虫单、三唑磷产生高至极高水平抗性的地区,暂停使用三唑磷、杀虫单防控二化螟。 (3)限制用药 为延缓病虫害抗药性发展,对新颖、高效的药剂品种实施限制用药的原则(即一个生长期内限制使用次数)。如鱼尼丁受体的激活剂氯虫苯甲酰胺主要用于防治二化螟的主害代,建议每生长季限制使用1次。 (4)交替用药 按作用机理实施药剂分类,前、后两次用药之间选用无交互抗性或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连续单一使用某种药剂,延缓抗性的发展。防治二化螟可以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茚虫威等;防治稻瘟病可以选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0%烯肟·戊唑醇水悬浮剂、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 (5)应用高效新产品 大力推广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目前开发的新一代杀虫剂如双酰胺类、新烟碱类等杀虫剂,不仅有效成分含量高,而且环保、用量少,原来用杀虫双、毒死蜱等杀虫剂防治稻田害虫,亩用100mL左右,现在用双酰胺类杀虫剂只需使用10mL左右,仅为十分之一,单位面积用药量显著减少。大力推广颗粒剂、泡腾剂、水乳剂、悬浮剂等新剂型。同时,积极示范推广使用可以降低农药用量、提升防治效果的增效技术,如有机硅助剂等。更多地推广能够同时改善植物健康的产品,增强植物免疫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另外,用高活性的农药替代低活性农药。 5. 农药减量,需通过物理防治技术来实现。 如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昆虫信息素诱杀、食物气味诱杀、遮蔽、昆虫辐射不育、紫外线照射和高温消毒等,是利用害虫对特定的光波、颜色、气味或化合物的趋性来诱集、驱避、干扰交配等行为,达到减轻危害的目的。 (1)应用太阳能杀虫灯,降低杀虫剂使用量。 太阳能杀虫灯具有灭虫效果好、剿杀效率高等特点,在规定时间开灯和关灯能有效保护有益昆虫。太阳能杀虫灯能有效控制害虫数量,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应用水稻本田覆降解膜除草,可以减少除草剂使用量。 该方法除草效果较好,但覆降解膜水稻需要人工多,亩增加成本400多元,如所种植水稻按有机稻米管理和收购,农民的综合收益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6. 农药减量,需通过农业防治技术来实现。 农业防治包括种植抗性品种,轮作,生态调控,协调管理水、肥、温、光等因素的健身栽培,通过农事操作压低或控制病虫种群数量等。 (1)实行节水灌溉,控制排水时间。 主动排水是水溶性农药流失的主要途径。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定额灌水、湿润灌溉、勤灌浅灌、前水后干等,以减少稻田水层、稻田存水时间和排水量。施药后需要控制排水时间,力求在3天内不排水,不让较高农药浓度的稻田水排出。 (2)避免雨前施药,减少通过径流流失。 农药通过径流流失主要发生在施药后3天内,所以应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在暴雨前施药,这是防止农药通过径流流失的关键。合理使用洗衣粉等湿展剂可增加稻株截留的农药量,提高防效和减少进入稻田水的农药量,进而减少通过径流流失。要根据气温合理施用农药,如气温在8℃以下,除草剂不易发挥药效;35℃以上高温和强烈光照,化学农药易蒸发散失;风大药液飘移、吹散,也影响防效。此外,施用乳油剂型农药,喷药时要求24小时内无雨,施用触杀性农药时要求48小时内无雨。 7. 农药减量,需通过生物防治技术来实现。 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物来防治病虫草鼠害,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虫治草,以菌治虫、治病、治草等。 (1)以有益动物治虫。例如赤眼蜂、稻鸭共作、稻田养鱼。 (2)以微生物农药治虫。如苏云金杆菌防治水稻二化螟,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稻瘟病。 (3)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昆虫性信息素也称性诱剂,可诱杀雄性成虫,对其他害虫及稻田有益生物没有作用。 8. 利用植保合作社的优势,大力开展统防统治 要改变传统的施药方式,大力发展以企业、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多元化植保服务组织,充分利用植保合作社的优势,大面积推行统一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这是搞好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最重要组织形式。中央一号文件先后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要求。近年来全国农技中心探索并抓了一批典型和模式,如专业合作社型、协会型、企业型、大户型、集体组织型和互助型等,重点开展代防代治、阶段承包防治、全程承包防治等服务,促进了专业化统防统治蓬勃发展和重大病虫防治的技术进步。要继续推进“百千万”行动,抓技术指导,抓规范化服务,抓高效机械应用,提升装备、技术、服务水平,推动统防统治更好地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病虫害防控样板田,尤其在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展示统防统治效果,提高农民科学防控意识,引导农民大面积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从而促进统防统治工作的快速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通过近几年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可得出结论:开展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可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到位率,提高农药利用率,比农民自发防治减少用药量6%以上,是减少农药使用的有效途径。 9. 提高农药利用率,是农药减量的关键。 积极应用水稻全程解决方案。从水稻整个生长期通盘考虑病虫防治,研究综合的解决方案,并根据方案适时、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既可促进水稻生长、减少用药,还可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者收益。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和时间,选择高效安全环保的农药品种,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延缓水稻病虫害抗药性发展,减少单位面积防治成本。适量添加安全助剂,提高药效。水稻叶片表面蜡质层厚,叶片属于天然超疏水性生物表面,水滴在稻叶表面接触角大,不易湿润持留。喷洒农药时可在药剂中添加有机硅助剂,提高药液在水稻表面的附着和扩散铺展能力,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井水多为硬水,稀释农药效果差,因内含矿物质,会分解农药的有效成分,可适量加入硫酸铵,即可软化硬水,提高药效;而沟塘水、河水、溪流水多为软水,矿物质含量少,稀释农药效果好。 四、综述 我县以创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为契机,把农药减量作为集成和创新绿色防控技术的基点,成为向社会展示宣传绿色防控技术的窗口,以及教育引导农民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样板。对示范村进行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推广新型机械的使用,通过综合测报、防治、农药使用管理、安全用药等植保业务工作,最终达到减量控害、节本增效,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民身心健康。 水稻作为主要粮食,其农业种植方式和相关病虫害的防治和农药使用只有不断地科学化,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其经济效益。而我们对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研究和运用还远远不够,只有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减少农药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才能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以及实现水稻产量的增加和农民增收,从而创造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今后水稻大面积生产中一定会有较好的、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农药减量利国利民,能为子孙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
相关阅读 |
为什么说日本杀菌剂发展是全球杀菌剂的缩影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三进”调研在江苏开展 |
2021年7月:吡唑醚菌酯、噻虫胺、草铵膦产品获登数量最多,42项仅供出口农药登记获批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