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育种产业化加快,头部企业老总们怎么看? |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2021-2-22 9:55:00 |
2021年以来,涉农业转基因政策及监管通知密集发布。 1月11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关于DBN9501等2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以及2020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二)。 1月27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2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 2月7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通报8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违规行为处理情况。 2月1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 不管是鼓励研究,还是规范与压实责任,业内普遍认为,这是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具体体现,“转基因性状在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实际应用越来越近了”。 创新主体迎来良好机遇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起行业高度关注。 “这次《通知》中值得关注的要点还是挺多的,信息非常丰富。”在隆平高科总裁马德华看来,“鼓励原始创新”“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成果转化”“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强化溯源管理”“明确全程负责”等均是值得关注的要点。他指出,《通知》的发布以及后续工作的推进,无论对科研院所还是种业企业都是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严格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基础上,为全面产业化做准备的重要信号,是主管部门确保产业化效果的积极态度。 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兼作物科技产业总裁刘石认为,《通知》的起草简洁、明确,从研发到育种,从市场转化到企业主导,从规范管理到责任落实,都有明确的规定,可操作性强。“粮食安全是中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的生物技术战略从“863”开始,已经规划、投资和持续研发三十多年,有了很深厚积累,在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也有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文件的出台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认为,《通知》的发布,在中国种业发展进程中,是一次重大突破,将有利于改善目前品种同质化严重现状,减少科研育种低水平重复研究,提升科研费用使用效率;有利于推进育种创新,培育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明确全程责任,让市场来检验科研成果,将大大提升研究人员的责任感,提高中国种业科技竞争力。 种企头部化趋势不可阻挡 当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种业头部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例如隆平高科、大北农、荃银高科等,它们既具备转基因技术储备,又在传统杂交领域具备领先优势。 以隆平高科为例,在转基因品种储备方面,隆平高科系统主推玉米品种均已完成多个性状版本的转基因品种储备,并已经建立高效、规范的合规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据了解,隆平高科系统内杭州瑞丰自主研发的“瑞丰125”已于2020年1月获批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且其表达的抗虫蛋白及抗草甘膦蛋白已获美国环保部(EPA)安全批准;同时,其自主研发的可同时抗3种除草剂的新一代基因,为国内少有的原始创新,目前已经获得了包括中国、美国、巴西等在内的国际专利。隆平生物自主研发的LP007,一次性导入全球最全的多功能基因片段,缩短产品研发的时间周期和性状回交转育成本,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如何鼓励原始创新,发挥企业主导作用?马德华建议,要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转基因技术、产品的保护,充分发挥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这一高效协同模式的优势,才能推动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转基因应用性研究要让领军企业‘揭榜挂帅’,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生物育种产业化推进,行业头部化趋势不可阻挡,也将促进中国种企在国际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这对行业发展来说是好事,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必须要全程严格监管、规范管理和责任落实到位,这样产业才能具有长久生命力。” 期待实施细则尽快出台 相关政策密集出台,表明我国转基因在棉花、木瓜推广应用基础上正向其他作物逐步展开。马德华认为,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规范的前提下,可以期待我国大田作物玉米、大豆转基因商业化应用的推广,提高我国玉米和大豆的单产水平,缩小我国生物育种与国际种业的差距,提升我国种业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此次《通知》提到强化溯源管理、明确全程负责等表述,且细致的提供了格式协议文本,强调了从研发到退市的主体责任等,马德华认为,系列表述都表明了主体责任的从严管理,这样研发端就绷紧了合规管理的初始责任,对合法、有序、健康、透明管理提供重要保障。 对于产业化推进,业内人士提出期待,“严格监管,使得转基因这一先进技术的运用,从一开始就能规范和有序。全程溯源和压实责任主体需要有具体的落实细则和惩罚措施。” 刘石对实施细则的出台也充满期待。他指出,现代生物科技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不仅仅能够通过降低虫害带来的损失,提高中国的粮食产量和安全性,而且能够帮助农业生产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期待实施细则的出台和乐见具体实施的推进。” 张琴建议出台政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科研院所和企业在这项工作中承担的职责,促进种业公司创新发展,助力我国从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 |
相关阅读 |
玉米市场静待临储拍卖政策指引 |
玉米新品种MC121、京科999示范推广协作会成功举办 |
田园飞防——究竟能走多远?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