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农资网手机版,经销商种植户都在用
新种子法即将实施,“改良式育种”一去不复返?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2021-9-10 9:41:00
    

    9月8日下午,四川省第三届“藏粮于技”高峰论坛暨首届天府国际种业高峰论坛在四川邛崃的成都天府现代种业园举行。

    作为2021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的“重头戏”,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万建民、康振生及多位种业界专家、科学家作报告。

    论坛上还进行了以“种子法修订与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高端对话。本文聚焦论坛上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谈及的种子法修订、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品种审定等内容。

新种子法即将实施,“改良式育种”一去不复返?

    保护

    EDV制度让利益共享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源头,对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要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里,且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就应不遗余力地提高我国种业的竞争力,而在这其中,种子法的的颁布实施和不断修订完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8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京开幕,种子法修正草案提请大会审议。本次修订拟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EDV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侵权赔偿制度,完善法律责任,引发行业上下的高度关注。(20年来,种子法修改了什么?)

    “这是种子法自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的第四次修订,此次修正重点在于扩大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权利保护范围,延伸保护环节,提高保护水平,加大保护力度,用制度导向激发原始创新活力。”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付洪表示。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新种子法将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对水稻育种单位和科研人员也有重要影响。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指出,实质性派生品种在商业化开发前需取得原始品种权人同意,相当于建立了利益共享机制,有助于鼓励科研人员脚踏实地进行原始创新。

    生物育种较常规育种更高效,以往生物育种科研人员拿传统育种家的材料随便改改就能造出个新品种,这让传统育种家与生物育种科研人员存在隔阂。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消除这一隔阂,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同创新。

    另外,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77个成员中,已有68个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有助于中国种业与世界通行规则接轨,走到正确的轨道。

    打假

    “改良式育种”是一种强盗逻辑

    国内种业龙头荃银高科近年来推出了系列优质玉米品种,得到长江中上游等地的认可,却也备受各种小型企业侵权的困扰。

    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表示,新种子法彰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保障,是对原始创新的鼓励。

    目前,荃银高科正加强对育种技术专利的保护,同时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企业保护办,寻求各地执法部门和公安系统的帮助。近两年来,该公司每年投入200万元,在福建、江苏、湖北等地,持续进行“打假”维权。

    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兼作物科技产业总裁、全联农业产业商会种业经济分会会长刘石表示,新种子法从法规角度保护原始创新,对自主创新的种子公司是很好的契机。

    “改良式育种”就是一种强盗逻辑,将他人品种随意改改就成为自己原创新品种的时代已经过去。

    刘石同时表示,程序正义很重要,但种业企业取证难、维权难、维权慢会影响企业自主科研和育种创新的积极性,也是一种保护不足。我国对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还需继续提升。

    创新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中国是“水稻大国”,稻种资源有8万多份,但资源利用率很低。程式华指出,原始创新需要长时间的投入,种质资源的保护创新和再利用更需加强。

    贵州是西南种业大省,在玉米育种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泽辉表示,中国的种源“卡脖子”问题,在玉米上最突出,主要就是种质资源不够,种源创新不够。

    玉米源于中美洲热带地区,热带玉米种质资源蕴含大量抗病、耐旱、耐瘠的优质基因。从玉米品种选育发展史来看,每次玉米有大的突破,都与热带材料的利用有关。

    据陈泽辉介绍,西南地区在热带玉米的种植、利用有优势。此外,西南地区有大量长期从事热带、温带育种材料改良的人才团队,在种子公司和种子基地上也有一定优势。

    “西昌、滇西等地有优质玉米育制种基地,在改善灌溉等基础设施条件后,西南玉米育种的优势将得以发挥。”陈泽辉期待将西南的热带材料推广至东华北、黄淮海地区。

    张琴表示,荃银高科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和科企合作相结合的一个研发体系,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育繁推一体化的创新路径。该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经费为5000万-7000万元,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科企合作,加大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创新,利用多种生物技术创制改良了很多新材料。

    相较荃银高科等国内种业龙头,四川本土企业在创新、战略、规划等方面有一定差距,如何加强四川本土种企的育种创新能力,助力川种振兴?

    四川省种子协会会长、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伍先敏表示,四川种业得益于川种优势、科研力量优势和人才优势,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四川100多家种子企业都在搞育繁推,他建议企业找准定位、找准自身特色、加强科企合作,以寻求突破。

    “有政策支持、有全体种业人参与,只要加强合作、加强联合,川种就能重振雄风。”伍先敏表示。

    开放

    中国种业的发展得益于此

    中国种业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多年来,中国透过杜邦先锋、KWS、孟山都等国际巨头引进了众多优质种质资源,丰富了中国的育种资源库。与会嘉宾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加大力度引进。

    除了种质资源引进,另一方则是生物技术的开放。全球范围内,生物育种商业化已二十多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证明安全可靠。

    刘石表示,大北农连续十一年,每年投入一亿元左右做科研、做原始技术创新。不放开生物育种,会伤害种企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中国农业更迟迟不能享受到在全世界已流行了二十余年的先进技术所带来的红利,也不利于“藏粮于技”大战略的实现。

    据估计,放开生物育种商业化,可让玉米单产提高10%-15%,玉米品质提升,玉米产业每年的直接收益将增加500亿-800亿元。此外,在玉米总供给不变情况下,能够节约耕地约6000万亩。

    据悉,目前某些地方非法转基因横行,生物育种成果却无法商业化。“合法的不让上,非法的大行其道”,从战略和法规角度看,这还需全行业思考如何面对,如何解决。

相关阅读
2016年农药市场或将持续低迷
谁说农药行业低迷?近六成上市企业2016年净利润增长!
春茬西红柿得了晚疫病,该如何防治?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