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我国农药产业发展之路探析 |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新媒界 2021-12-3 7:54:00 |
2020年9月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即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4月,该目标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农药业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农药产业的碳排放较高,企业碳排放压力大。那么,在目前的“双碳”目标下,我国农药业发展将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即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4月,该目标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落地。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农药业是关系我国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为我国农业丰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化工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产业的碳排放较高、企业碳排放压力大等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在目前的“双碳”目标下,我国农药业发展将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一、 “双碳”目标给我国农药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不单单是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能源、气候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影响大而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势必对今后各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因此,从长远看,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实现我国农药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倒逼传统农药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增长。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将会是“双碳”目标下我国农药业的发展方向,即由初级传统制造业转向绿色低碳制造业将是必由之路,并将大大增加绿色发展相关新技术的研发投资。 二是加速我国农药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水、节能,推动我国农药企业向节约型工厂迈进。通过大幅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节能节水设施,逐步摆脱对高消耗高排放的困扰,以更低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排放,支撑我国农药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倒逼高排放、高消耗、高污染等农药生产企业的去产能和企业重整。在较为严格的碳排放限制下,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农药产能扩张将受到根本性遏制,大大加快压减速度与产能退出。同时,龙头企业(指产业内技术、设施更为先进的企业)有望进一步占据竞争优势,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这一趋势在“双碳”目标的倒逼下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四是促进绿色(生态)农药的发展,尤其是新型生态农药(如生物农药)的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将新增三大投资需求,即新增大量绿色农药的投资,新增大量低消耗设备、低碳排放设备等设备改造投资,新增大量绿色、低碳、零碳等新技术投资。这些新增投资需求将会极大地促进农药业的发展。 五是有益于“碳壁垒”的打破,促进农药业开放,尤其是农药出口和农药业的一带一路建设。未来,在碳减排倒逼下,为保护本国产业与满足本国环保整体要求,部分国家或将贸易和碳减排联系在一起,动用“碳壁垒”,严格审查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增大。而我国农药业开放度较高,农药产品出口数量大,出口目的地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碳壁垒”对于我国农药出口影响较大。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可打破“贸易壁垒”,消除出口农药产品被征收碳税的潜在风险,并有利于我国农药业一带一路建设。 但也要看到,一方面我国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传统农药业“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仍占较高比例。相当规模的农药产品在国际产业链中还处于中低端,在一些农药企业中存在生产管理粗放、高碳燃料用量大、产品能耗物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打造发展新范式任重道远。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在某个时期迎来碳排放量有所增加的问题。在实施减排手段(即行业节能、非化石能源发展和以产业结构调整等)的前提下,短期内碳减排或对我国农药业发展带来挑战,让农药业感到困难不少、压力不小。 首先是“双碳”目标的实施将增加农药企业生产成本。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传统化石能源的碳减排以及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提高光风的电力电量,将增加终端电价上涨压力,并导致整个能源使用成本的上升。由此可能带来一些原料与服务价格上涨,农药企业的原料、用电、物流等成本将会随之增加。同时,碳中和也将会让农药企业压力增大,将会遇到很多问题和不适应。我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求大部分行业在30年至40年间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对此农药业和企业应保持清醒认识,顺应大势并积极应对。 其次是“双碳”目标的实施将给农药业排放带来了强约束。“双碳”目标下对于我国农药业排放要求更高、更严格,但长期以来,我国农药行业在排放上欠账较多。近年来,在环保政策的高压下,虽有遏制但也只是小有成效。目前,在我国农药业污染排放相比于“双碳”的要求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如不改变,势必成为我国农药发展的障碍。如山东近年来农药业发展较快,却也因工艺落后、粗放经营、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带来许多环境问题;此外行业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较高,加之排放治理的投入不足,存在着风险隐患。在“双碳”目标下,农药业以高排放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路径已难以为继。因此,当前许多排放不达标的农药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停产甚至破产。随着“双碳”政策的实施,对农药业发展影响更大,在碳排放方面许多企业受到的压力或将空前巨大。 再次是“双碳”目标的实施将给农药业各类消耗带来较大的挑战。“双碳”目标下对于我国农药业各类消耗的要求更为严格和标准化。长期以来,我国农药业走的是粗放型发展之路,农药生产在水、电与原料等各类资源消耗上的管理较为粗放,在消耗减量化与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尽管近年来,农药业大搞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与“双碳”目标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各类消耗高、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在“双碳”目标下愈加突出。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明显偏高,不少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资源管理较为粗放,制度不健全,或有制度等同虚设,对于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各类消耗的重视度不够,加之工艺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多(水耗、能耗)等居高不下,浪费严重。此外,大量的废旧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数量巨大的固废物还在不断增加,资源合理利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最后是“双碳”目标下的我国农药业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面临新问题。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由于幅员辽阔,自然气候、社会经济等有较大的差别,各地发展不平衡性突出。东西南北中,各地区农业发展差异大,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成居于不同区域的农药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本有着显著差异,处于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农药企业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双碳”将给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实施“双碳”目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总之,短期内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压力巨大。 二、 “双碳”目标下我国农药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对于上述压力和挑战,我国农药业要本着“发展第一”的理念,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坚定不移地把中央有关精神认真贯彻和部署执行下去,有序稳妥推进“双碳”工作,促进我国农药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是大力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强调,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对于农药业来说就是要贯彻执行好会议精神,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适应“双碳”目标下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资源能源环境的挑战,大力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要围绕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为前提,通过结构调整、工艺改进、技术改造等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优化产业供应链,加快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生态效益转变,实现农药工业低碳和绿色农药制造,达到“双碳”目标下农药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从而实现我国农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即就是降低其农药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量,并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阶段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 二是大力加强低碳清洁技术创新,切实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攻关和应用。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发展尚不成熟,各类技术系统集成难、环节构成复杂、技术种类多、成本昂贵等,亟需系统性地技术创新。因此,对于农药行业来说,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要产学研结合,并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当前我国农药领域的双碳现实瓶颈,加强低碳、零碳、负碳重大科技攻关。此外,要做好以绿科技为基础和支撑的农药业的绿色发展。绿科技主要包括以清洁科技(Clean Technology)为主的“4C”科技。实践证明,以清洁科技(Clean Technology)为基础的清洁生产,能够大幅度减排废弃物,从而大大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实现低碳目标;还能够使我们的成本降低,缓解商品价格的上涨压力。这些措施不仅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加快向阶段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逼近。农药企业要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企业实现阶段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强化绿色农药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将成为化工产物合成的主导技术,比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选择性高、二次污染少等优势。因此,在“双碳”目标下必须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就必须推进农药生态化、绿色化,而其关键和核心是要发展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生物农药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因具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看好,成为“双碳”目标下农药向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为此,各级政府要加大生物农药研发专项资金补贴支持力度,推广在生物原料利用和分子酶工程与生物催化技术,开展生物与化学高效融合技术的研究,大力支持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此外,“双碳”目标下必须加快病虫害绿色防控,即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这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从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要加大对绿色防控科研项目的投入,研究适合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或技术规程,合理改进绿色防控新技术,以实用性和适应性为标准,增加防控效果的同时降低劳动量的投入。 四是加大对农药业富集、经济欠发达地区政策支持的力度。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农药业发展不平衡性等问题仍然存在,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必须正视这个现实问题。而农药业又是一个服务现代农业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产业,这样的属性就决定了它只能是也必须是一个利润相对不高的行业。经济发达地区的农药企业在“双碳”目标下尚感吃力,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药企业可想而知,尤其是处于刚刚脱贫走向小康地区的农药企业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些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药企业成本高、利润低、生存艰难,要达成“双碳”目标难上加难。因此,政府需要依据经济基础和碳排放情况进行差异化安排,加大对农药业富集、经济欠发达地区政策支持力度。可以着手的政策着力点包括:碳定价方面倾斜优惠,增加与碳减排相关的资金投入,设立低碳转型或“碳中和”相关基金等来支持农药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从政府财政资金来看,除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国家收入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外,目前没有直接与此相关的公共资金收入。因此,未来需要不断完善与碳减排相关的投融资机制,增加资金来源和对地方的财政投入,以增强对农药业富集、经济欠发达地区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保障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峰。 五是大搞农药业数字化改造,促进数字经济与农药业、生态环境产业的深入融合。农药行业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多领域集群式技术创新和扩散应用为核心,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与农药业深度融合,推进我国农药业的数字化、绿色化和智能化,重点对现有技术绿色化、数字化改造,即从工艺和设备方面着手,研究开发从整个工程链中减少或消除污染的绿色工程数字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过程系统综合降低能耗,实现废物最小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未来,围绕碳排放监测与核算,绿色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协同处置等领域的产学研探索和数字化管理将成为产业趋势。另外,要满足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低碳化,需加快推动低碳园区建设和数字化管理,也将给产业带来新机会。基于大数据的绿色消费导向,农药企业要适应绿色发展趋势,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综合应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检测、销售、服务、回收等全过程。技术改造要全方位考虑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问题,主动回收和利用废旧物品(如丢弃的农药瓶、包装物等),从而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农药业应有的贡献。 总之,要充分认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义,尤其应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要有打耐力战和持久战的准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不仅是生产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极具挑战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社会众多领域,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既然“双碳”目标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就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减排、稳定的关系,更需要各级政府、行业组织、农药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协调配合、共同行动、有序推进。但最为重要的是,农药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的向前推进,要避免激进和一刀切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农药行业真正达成碳达峰、碳中和之目标,为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如期实现做出农药业应有的贡献! |
相关阅读 |
农药大产品库存依旧,行情稳中走低 |
斯里兰卡禁止草甘膦五种活性成分在农药中应用 |
山东《高风险农药目录》评审结果新鲜出炉 |
首页 | 快讯 | 产品库 | 厂家库 | 图谱 | 种植技巧 |